笔杆子(http://rendoc.com):为什么电影、电视剧等影视作品总要写「本故事纯属虚构」?
电影最好让观众全程投入,难分真假;但为何几乎所有影视作品都会加上「故事人物纯属虚构,如有雷同,实属巧合」(The story, all names, characters, and incidents portrayed in this production are fictitious.)的扫兴字眼,把人硬生生从电影世界拖回现实?
这要从1906年,尼古拉二世时的著名魔僧Grigori Rasputin被迎入皇宫说起。Rasputin生为农家,生性放荡无赖,以巫医为业,曾因正确预言旱灾,及治好尼古拉二世叔父的狗,而声名大噪,及后更被引荐给沙皇,治疗他患有血友病的儿子。沙皇及皇后对Rasputin宠信有加,委以大权,足以左右用人决定;更有贵族妇女将他奉为「圣人」,他亦自称身系国运,预言自己一旦死去,整个罗曼诺夫王朝(House of Romanov)也命不久矣。Rasputin放浪形骸,淫逸好色,受不少人痛恨,希望除之以后快。1916年,亲王Felix Yusupov借邀约Rasputin,与多位志士以掺有氰化钾的蛋糕和葡萄酒将其毒杀,据讲身中剧毒的Rasputin良久未死去,要Yusupov补枪。事件被沙皇夫妇知悉后虽然大怒,仍轻判Yusupov及其妻子Irina,流放巴黎。
16年后,电影公司MGM将事件拍成电影《Rasputin and the Empress》,由著名的美国演员家族Barrymore三兄妹担纲出演,当时Yusupov夫妇都仍在生,电影中手刃Rasputin的人被安排为虚构角色「 Paul Chegodieff」。戏中绝大部分似乎都没有争议Rasputin是装神骗鬼的神棍,Paul Chegodieff(亲王Yusupov的「替身」)则是铲除国贼的英雄。唯一不妥的,是Chegodieff的妻子Natasha在戏中受 Rasputin污辱(而且Natasha因为被Rasputin催眠,全程看似你情我愿),然而在现实中二人根本素未谋面。
电影出街前MGM已有资料搜集人员反映与事实不符,并警告公司Yusupov可随时提告;不过公司似乎非常满意拍摄硬加的强暴场景,二话不说解雇了该名实事求是的员工。
Yusupov夫妇当时居于巴黎,过着默默无闻的生活。尽管电影中杀死Rasputin的人由虚构角色代替,Yusupov仍表示担忧电影会引导观众认为他是杀人凶手,事实上当年纽约时报就有类似报道:「Chegodieff其实暗指Yusupov。」不过当时已有他亲撰名为《Lost Splendor: The Amazing Memoir Of The Man Who Killed Rasputin》的自传在前,既然他曾出书吹嘘刺杀皇室公敌的光辉事迹,对于电影避实就虚的叙事也应无话可说。
相比之下,电影中Chegodieff的妻子Natasha自愿被Rasputin染指的虚构剧情就显得罪无可恕。Yusupov指控电影诽谤,有损妻子名誉。MGM本来大可辩解电影中从未出现直接代表Yusupov夫妇的人物角色,不过电影前言却出卖了它:「This concerns the destruction of an empire...A few of the characters are still alive—the rest met death by violence.」仅从这一句,观众已可凭逻辑推断,Yusupovs作为少数仍在世的相关人物,就是戏中的虚构人物Chegodieff。于是,Yusupov妻子赢得官司,并得到12.5万美金(时值2.5万英镑)赔偿。电影公司亦需要永久删除违法画面。
这次官司让所有电影公司学会了戴头盔,此后的电影大多加上「人物及故事纯属虚构」等字眼避责。后来这种免责声明的作用更延伸至有侵权风险及涉鼓吹烟酒的内容。
发表评论愿您的每句评论,都能给大家的生活添色彩,带来共鸣,带来思索,带来快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