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杆子(http://rendoc.com):民族最深刻的记忆是饥饿
作者:秋波
来源:于建嵘的东书房
在泰国餐厅因国人抢大虾泛起的热议似乎已经过去了,反射弧长的我却突然想起很多旧事,那就是彪炳中外历史的很多“吃人”事件。
毋庸置疑,现代人都知道吃人是一种野蛮文化的残留,但是古今中外很多民族历史中都有食人的记录,并非中国所独有。现在高度文明的欧洲历史上也有人吃人的现象,主要是战争和饥荒期间。在原始社会、中世纪以至近代,由于食物匮乏或者野蛮风俗遗留,欧洲吃人现象大有人在。《圣经》“列王记下”记载着一个凄惨的事件:撒玛利亚被围困,以色列人有大饥荒,两妇人约好易子而食,一个女人背约,一个妇人呼求以色列王判断是非。王问妇人说:“你有什么苦处?”她回答说:“这妇人对我说,将你的儿子取来,我们今日可以吃,明日可以吃我的儿子。我们就煮了我的儿子吃了。次日我对她说:要将你的儿子取来,我们可以吃。她却将她的儿子藏起来了。”看似平直的叙述,饥荒到何种惨烈程度,人性的复杂与母性的纠结却彰显无疑。
即使在西方社会的现代史中,在很长时期内,特定形式的食人行为是得到社会认可和法律承认的。通常情况下,海难和空难中的生还者食用遇难者的肉,获得求生的力量,有时候,在极端的条件下,人们必须牺牲自己的生命,来解除其他人的饥饿。但是这是特例,绝非人类愿意。
而我们的祖国有着最惨痛的无数次易子而食的历史,因为干旱、洪水、蝗灾、暴政等天灾人祸,我们这个农耕古国经常发生饥荒,特别是王朝交替的战乱时期更是灾祸不断。“吃人事件”在中国历史上史不绝书,如“易子而食”、“人相食”的事件,《史记》、《新唐书》、《资治通鉴》、《明史》等正史都有详细记载。从公元前205年到1930年,正史记载中国历史上共有118个时期发生过人相食的记载,这还不包括稗官野史的记载。比如,春秋时宋国被围,城内粮尽,百姓交换子女以当食物。《公羊传·宣公十五年》里有这样的记载,“易子而食之,析骸而炊之。”
表面上看我们国人是地球上最善吃、最会吃的,杂食性最强的民族,下水、畜血、昆虫、丑陋的动物、珍奇的动物以及一切可以果腹的东西,中国人无所不食,无所不敢食。你可否意识到这是在长年灾害面前国人不得已为之的结果。因为据说从汉代至1936年的2142年间,中国遭到水、旱、蝗、雹、地震等灾害就达5150次,平均每4个月遭灾一次,我们这个几千年的农耕国家,我们这个民族是多灾多难的,我们的国度和人民总伴随着饥荒,其时之长,其荒之重,世所罕见,我们的民族集体记忆里最深刻的名词无他,就是饥饿二字,国人对食物范围的极大涉猎和对口腹之欲的极大兴趣是对饥饿潜意识的恐惧。因为食色性也,这是生存本能造成的。
说个离着我们不遥远很多人已经遗忘的饥荒,大家都记得电影《1942》吧,那是有史实依据的,那年河南大旱,转眼下一年,又是一场特大的蝗灾,饥饿如魔咒一般降临到3000万人身上,吞噬了至少300万人的生命,迫使300万人流落他乡。《河南省志·人口志》上可以看到1940年,河南人口是3067万,1942年2798万,1943年2595万,到1944年,2471万。这四年,人口减少了596万,减去正常的人口增减和战乱影响,1942年饿死300万人以上,是目前学界给的大致的数字。
饿死300万人,到底意味着什么?从1840年算起,即便是在人人谈之色变的光绪三年(1877年),连续大旱三年后,河南的人口最多也就减少了182万。而1942年,豫北、豫东已经沦陷,死亡人数无从得知,剩下国统区半省大旱一年,便饿死了300万人。1946年,河南省社会处编印的《河南灾情实况》一书这样记载了当时的灾情:田园龟裂,赤地千里,二麦颗粒无收,秋禾全数枯萎。于时树叶草根,都成上品,腐木细泥,亦用果腹??灾民因饥饿难忍,而服毒者,缢死者,自刎者,甚至杀儿以求一饱者,所在多有,司空见惯,同时无主弃婴,到处可见,音若泣声,到处可闻,死尸横野,无人收埋,鬼哭神号,无殊地狱。阴森凄惨,绝异人寰。
1943年4月6日南阳《前锋报》报道:饥饿的灾民们吃干了的柿叶、剥下的柿蒂,蒺藜捣成的碎粉,吃麦苗,捡收鸟粪,淘吃里面未被消化的草籽,甚至掘食已经掩埋了的尸体。在黄泛区,野犬吃人吃得两眼通红,有许多濒死但还能蠕动的人都被野狗吃掉了。在郑州,有成群的乞丐掘食死尸;就像有人描述的那样:饥民们宰杀了平日爱如生命的鸡犬,宰杀了他们相依为命的耕牛,卖掉他们的锄头、破袄,然后卖出他们的土地,最后摘下他们的心头肉---卖了儿女,卖了老婆。然而,最后还是被饥饿吞噬。而这那不过是历史上类似事件的重复演绎,即使共和国建立以后,1959年至1961年饿死几千万人也有人相食的事实也是人所共知。几千万条生命,无声无息的消失在祖国大地,现在谁还时常提起当年的那些灵魂的啜泣?
我有女儿后请的第一个保姆是陕西人,“三年自然灾害”时,她奶奶五六个儿女,粮食不够吃,最后只给最小的儿子她的爸爸一个人吃饭,别的儿女全都饿死,她的家事,听的我脊柱发凉。我曾经认识的一个女同事,说她农村的爷爷没事就在屋前屋后种榆树,说将来灾年的时候榆树钱能活命,莫言小说里母亲和麻风病人抢饭吃的场景,想来谁看了都不会忘记。我认识的一个大哥,60后,在一个县城长大,小时候的记忆是经常饿得抱着妈妈的腿哭,好在他活下来了。我爸爸说他念书的时候,遇到那所谓三年自然灾害,上学的路上经常饿得走不动,就躺到路边的树林里,躺会爬起来再往学校走。
还健在的30、40后有几个不知道灾荒和兵荒马乱意味着什么?50后60后以及70后的童年和少年要么忍过饥,要么温饱而已。
中国从来没有贵族,只不过会在短暂的吃饱即安的岁月里出些难以为续的大家族而已,历史上很多史书大书特书的盛世对百姓而言大部分是没天灾或者天灾少,粮食丰足能吃饱即“太平盛世”。看看唐代大诗人杜甫是怎样描写唐朝最强盛时代开元盛世吧:忆昔开元全盛日,小邑犹藏万家室。稻米流脂粟米白,公私仓廪俱丰实,诗句的意思是开元全盛时期,连小县城都有上万户人家,农业连年获得丰收,粮食装满了公家和私人的仓库。是的,在诗人眼里盛世主要也是粮食丰收,人民可以吃饱而已。
不得不承认,生存和生活在一个贫瘠和灾荒不断的农耕古国里的人们实属不易,近三十年来,我国经济高速增长,绝大部分城市人口和农村人口温饱不再是问题了。然而,几千年几乎可以融化进基因里的饥饿压力和恐惧未必真的能散去。满汉全席?那是吃饭吗?饕餮的盛宴不如说是盛世的号角和鼓乐,那更像是一场给人看的吃的人间喜剧。
微博、微信人们不刻意却喜欢经常晒美食的不在少数吧?实体书出版业不景气,但是印刷菜谱基本不会亏本。当今大部分欧美人的饮食繁复精致绝对不能和我们菜系林立的国人媲美,国人对美食的热爱和探索,岂止是简单的生存和胃肠生理需求,倒不如说是频临死亡的人醒来看到至亲的热情和惊喜。因为这不是常态的生活,这是涅槃的感觉。吃饱了真好,能大吃特吃真好。刚刚吃饱了肚子不过几十年的的国人啊,别以为你买得起驴包,去得起外国,有了汽车,你就是正常人了。还是少些浪费,多些敬畏吧。在我看来一吃饭就想先下手为强和吃不了也要多拿还是心理学上可悲的潜意识的不安和饥民意识以及下意识的心理补偿和自我安慰:先吃饱这顿再说,大爷我终于吃饱了,看,还有富余,我真的不挨饿了。
发表评论愿您的每句评论,都能给大家的生活添色彩,带来共鸣,带来思索,带来快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