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笔杆子 > 创作素材 > 大千世界> 正文

人死后有多少种葬法?

2018-11-10 22:36 来源:笔杆子 人气: 评论(

火葬 将尸体火化。

水葬 将尸体或骨灰撒入江河湖中。

海葬 将尸体或骨灰撒向大海 邓小平就是这样的。

瞻葬 将尸体密封于防腐棺材内,供世人瞻仰,毛泽东和列宁就是。

土葬 将装尸体的棺材直接活埋于土中。

天葬 将尸体放置于高处 ,供鸟类动物食用。

陵葬 将尸体放于陵墓中,并放置陪葬品,以及逝者用过的书籍等,古代皇帝都是这样的。

野葬 将尸体放于森林,草原中,供野兽啃食,这是土著人的葬法。

书葬 火葬的变形,古代中国,印度等国将文化程度很高的书生,状元的尸体用书包围,并投掷烟火,随着书的燃烧,将尸体引燃。

树葬,将尸体或骨灰深埋与大树底下。

解葬 将尸体进行分割,并且经过或密封的处理,把尸体分割的部位留给家人或亲属,以作纪念,这种方法不提倡。

金葬 这也是火葬的变形,将尸体放置于堆满冥币的小房间里,并将冥币和尸体引燃。

电葬 将尸体放入高压的电流房中

塔葬 西藏最高级的葬礼,限于*达**、班禅、极少数活佛。就是人们用香料将尸体保存起来,并存放在金质塔内,供人崇拜。

风葬 亦称“露天葬”。包括树葬、崖葬、洞察洞窟葬、悬棺葬等。一般将死者遗体裸露于树木或旷野之中,或置于岩石下、山崖间、洞窟或树洞内。

洞葬 甲定洞葬位于甲定村栗木山的半山腰上,上下有两个洞口,棺柩摆放在为繁树浓阴所掩的上洞,洞口豁敞,高十余米,宽亦有十余米,纵深约有三四十米,目测可看见上百具棺柩置于“井”字形木架之上,列成五排,棺柩或头朝外,或头朝里,其中似乎有其规则。

沙葬 新疆沙漠最为盛行。将死者用麻袋装好,投入流沙中,使其慢慢陷进沙子里。由于气候关系,许多尸体进入沙子里面就立即脱水,使得尸体不会腐烂,可以天然保存几百年甚至上千年。

悬棺葬 中国古代葬式的一种。即人死后,亲属殓遗体入棺,将木棺悬置于插入悬崖绝壁的木桩上,或置于崖洞中、崖缝内,或半悬于崖外。往往陡峭高危,下临深溪,无从攀登。其俗流行于南方少数民族地区,悬置越高,表示对死者越是尊敬。

木乃伊 即“人工干尸”。此词译自英语mummy,源自波斯语mumiai,意为“蜡”。世界许多地区都有用防腐香料或用香油(或药料)涂尸防腐的方法,而以古埃及的木乃伊为最著名。尸体经过风干,从而使尸体不会腐烂,可存放数千年之久。

草葬 草葬用草裹尸或盖尸而葬。汉族葬法之一,古称“槁丧”。槁,指草和稻麦之类的杆子。汉族在未有棺葬之前,多用草葬。《吴越春秋》:“死则裹以茅,投于中野。”庶人多用此葬法。后来也指草草安葬。旧时南方有些农村,凡未足寿(满三十六岁)者死后,不用棺木,用稻草裹尸而葬。白族葬法之一,流行于云南碧江县山区的白族地区。将死骨置于木板上,用房上草密盖尸上,然后用土深埋,垒石土上,坟前竖立三公尺高的木坊,上挂土锅祭物等,意为死者与家人仍同居一室。

寄棺葬 寄棺葬是我国甘肃甘南藏族自治州曲县一些地方的人们实行的丧葬方法。寄棺葬的方法是:当夫妻中一人亡故入棺后,暂时将殓棺寄存在一个地方,或崖旁,或地头,或路口,不掘墓穴,将棺木放在地上,上面用大石块压实,为的是避免被野兽吞食,等到夫妻中另一人亡故后,再合墓安葬。有的合葬要等十几年、几十年,寄棺早已朽腐,尸体也仅存白骨,待正式合墓安葬时,还得重新制作棺材,拣几根骨头埋葬。这种葬法体现了夫妻生同室死同穴的夫妇相依思想。

裸葬 又称裸身葬,也就是亲土葬,让人的身体直接接触土壤。这种葬法在中国历史上有一个重要的人物:西汉的杨王孙。他说希望自己死后能脱掉衣服裸葬,用一个布囊装好,埋到地下七尺深,然后再把布囊抽掉,让身体充分亲土。儿子觉得这样做说不过去,因为汉朝是厚葬制,很隆重。儿子劝不动他,找人写信给他做思想工作,杨王孙回答了一段话,我觉得很有道理。他说,现在人死之后都是厚葬,其实厚葬对人毫无好处。生者是用葬礼的排场来相互比富,就是把钱财都花掉。钱财葬在地下都腐烂掉了,一些宝贝今天刚埋下去说不定明天就被盗墓的人偷挖走了。结果反倒等于把尸体暴露在原野之上。的确是这样,北京老山汉墓里那个女尸,现在证明了是被盗墓贼拖出来的。杨王孙就说与其这样还不如裸葬合乎情理。他还说,精神这个东西是天上有的,形骸这个东西是地上有的。精神这个东西已经离开了,大家都各自归真了。什么是鬼呀,所谓鬼就是归。鬼的解释就是回来了。所以,你与其把尸体用布包裹起来放在棺撑里,嘴里含玉石,最后还是一具烂尸归土而已,还不如不要这样做。你们为我的丧事花那么多钱,我也不知道,是白花的,你们不是太糊涂了吗?杨王孙讲得很有道理,他是中国思想史上的先行者,殡葬改革的倡导者。他的裸葬说在中国哲学史上是很有地位的。

瓮棺葬 葬俗是人生礼俗的终结,近现代的葬俗多能向邈茫悠远中寻求源头,如盛行于东南沿海地区的“瓮葬”习俗(亦称“启棺拾骨”等),其历史便可上溯至约七千年前的新石器时代。在已经发掘的仰韶文化墓葬中,陶制瓮棺是初民最早的大量使用的葬具材料,亦即后世“瓮葬”的雏形。令人注目的是,当时的瓮棺葬绝大多数是夭折儿童的葬具,而成年和少年死者则被直接埋入土坑墓圹。以半坡遗址为例,已经发掘的二百五十座墓葬中,成人土坑墓一百七十四座,儿童瓮棺墓七十三座,幼儿土坑墓仅三座。众多的儿童瓮棺墓,既显示出当时社会生活水平低下儿童死亡率极高的现象,也说明儿童受到了特别的照顾。此外,无论是半坡遗址或北首岭遗址的用于儿童葬具的瓮、钵等陶器,其底部或用作棺盖的盆上,大多有一个小孔,有的钻成很规则的圆形,有的则是敲击成不规则的形状,小孔上往往还加盖一块小陶片,其内表面还涂有红色颜料。凡此种种,意义何在,引起了人们的种种猜测。一种意见是,夭折儿童被装入瓮棺而不是直接埋入黄土中,是希望给其一定的空间,瓮棺盖或底部上的小孔则是希望他(她)能恢复呼吸,得以复生。郭沫若参观半坡遗址时有诗云:“半坡小儿冢,瓮棺盛尸骸;瓮盖有圆孔,气可通内外。” 似乎也是同类意见的艺术性表达。另一种意见是,这与当时人们对灵魂的信仰有关,盆、钵底部的小孔当是供灵魂出入的通道。如此葬俗,与近代某些地区小孩死后并不埋葬,而葬于树杈上,以为小孩的灵魂弱小,埋在地下便出不来的意识是一致的。 还有一种意见是,支配儿童瓮棺葬仪的是远古人类的生殖崇拜观念,在这种葬法中,瓮棺象征女性的子宫,覆盖棺孔的陶片涂红是象征经血,瓮棺内小儿尸体的下肢或作蜷曲状,则是恢复人居母胎时的状态。故以瓮棺葬小儿的目的,其实是祈望他(她)的复生和再生。据说,在西欧、南亚和远东的一些古代石墓遗存中,也发现有类似中国瓮棺的凿孔现象。看起来这个谜底的揭示,是可以从多元比较的角度展开的。

浮厝 浮厝俗称丘子,即用砖石将棺木围砌于地上,暂不入土归葬,称为浮厝。有两种情况可做浮厝处理。一是远离故土或身在异国,一时难回故里或难回国奔丧者,可作浮厝暂寄,待条件允许,可运回故里殡葬或奔丧的。是新择茔地,妻先亡者,得将妻棺浮厝于新择茔地地面,待夫故时同时下葬。但浮厝时,一切丧事活动照常规进行。

食葬 就是把死人吃掉,非洲的贝拉尔族就采用这种葬法。人死后,他们先是哭,然后由长老用标枪把死人腹部划开,将内脏掏出,再把死人切成小块,族人分而食之。心脏归长老;大腿以下肉多的部分给死者的亲属。

T 葬 将尸体放置于高处 ,供鸟类动物食用。是我国古代藏族所采取的一种葬法。 T 葬寄托一种升上“天堂” 的幻想。 T = 天

缸葬 只有殊胜的高僧才能使用。

穿葬墓葬 穿葬墓葬是一种制式,活人进去,封死,止余碗大一孔,期内供食,期满,人死,把孔堵死。

冰葬 爱斯基摩人的葬俗。老人对子女说,自己年老困倦,要睡觉。儿子会意,备一冰洞让父躺进去,用兽皮盖好,用冰块封洞,父便安然死去。五天后儿子在冰洞上挖一孔,以便父亲灵魂升天堂。

中国各民族葬法一览表

民族 主要分布地区 传统葬法 现代葬法 其他葬法

汉 全国各地 土葬 土葬与火葬 崖葬、水葬

壮 广西、广东 土葬(二次捡骨葬) 土葬(二次捡骨葬) “大葬”,(即不再移动的土葬)

藏 青藏高原

川西高原 土葬、水葬、天葬、火葬 土葬、水葬、天葬、火葬

高山 台湾 土葬(分室内、院内、野外葬等) 土葬(分室内、院内、野外葬等) “恶死者”就地土葬。

鄂伦春 东北大、小兴安岭 风葬后捡骨 风葬后捡骨

黎 海南岛 土葬 土葬

彝 贵州、四川、云南 火葬 火葬、土葬

羌 四川岷江上游 火葬 火葬 石葬

珞巴 西藏东南部 土葬(曲肢) 对敌人实行解肢葬

景颇 云南 土葬

独龙 云南 土葬

怒 云南 火葬 土葬

裕固 甘肃 火葬、土葬、天葬 火葬、土葬、天葬

索伦 内蒙 木架葬(天葬)

阿昌 云南 土葬

佤 云南 土葬 土葬

布朗 云南 火葬、土葬

崩龙 云南 土葬 “凶死”者火葬

拉祜 云南 火葬 火葬、土葬

傈僳 云南、四川 土葬 将死婴碎骨弃野、火葬”凶死者”

分享给小伙伴们:
本文标签:

更多文章

相关文章

评论

发表评论愿您的每句评论,都能给大家的生活添色彩,带来共鸣,带来思索,带来快乐。



笔杆子网站 - 舞动你创作的笔杆子

邮箱:1414470310@qq.com 苏公网安备图标苏公网安备 32072202010142号 网站备案号:苏ICP备15059627号-1

Copyright (C) 2018 笔杆子网站RENDOC.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