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笔杆子 > 创作素材 > 大千世界> 正文

妖,魔,鬼,怪,到底是什么东西?

2018-11-09 15:58 来源:笔杆子 人气: 评论(

妖魔鬼怪」这四个字经常连用,表示一些超出现实大自然的东西——通常是超自然的、对人类不好的东西,但这四个字分开来说意义却又各不相同。

下面我想站在考据癖的角度上探讨一下这几种东西的来历,同时聊聊它们各自的特点。

1、妖

妖,是一种土生土长的概念。

《左传》中说「天反时为灾,地反物为妖」,也就是说,反常的事物都可以称之为「妖」。古代中国是一个喜欢循规蹈矩的国家,所以管人叫「妖」、「妖人」差不多就是最高档次的骂人了,当然后者一般用于骂宗教界人士,如和尚道士基督徒之类。

不过有意思的是,近十年来因为足球经理游戏的普及,「妖人」这个词又经常用来指那些名气不大而能力很强的球员,居然慢慢带上了褒义色彩。这可能是古人所始料未及的。与「妖人」的泛指不同,「人妖」从一开始出现就带有特指含义。

《聊斋志异》的《人妖》一篇,主角是一个化装成女子行奸淫能事的男人,于是后世多用来指那些男扮女装者。当然这其中最为发扬光大的莫过于巧笑倩兮天衣无缝的泰国人妖。有趣的是,不管古代社会还是现代社会,对男扮女装者多半是嘲讽不屑的态度,而对女扮男装者则一般比较宽容,一笑。

「妖」虽然能用来指人,但是大多数时候指的都不是人。我们中国古人不但认为每一条山脉河流,每一块土地每一口水井里面都有神灵,甚至还认为那些不会说话的任何一种生物甚至非生物,在吸收了足够的「灵气」之后,就可能进化出和人类一样的神智,能开口说话,能思考,有感情,甚至拥有超出人类的神奇能力——诸如变形、飞行、千里摄物等等。

这些进化以后的生物或者非生物,就叫「妖精」或者蔑称为「妖怪」。这种设定显然是一种万物有灵论的观点,类似的想法在欧洲民间传说中也有所体现,狼人、牛头人、吸血鬼、美人鱼这些东西按照我们中国人的观点无疑也属于「妖」的范畴。

但是也有不同之处:我们中国传说中,人和动物是分开的,人就是人动物就是动物,只有个别如白娘子的儿子许士林这种半兽人。而欧洲传说中的「妖」只是跟人类不同的两个种族,它们进化不成人类,也没必要进化成人类。

「妖」通过修炼可以变成人,甚至还可以变成更高层次的「神仙」。但是在我们中国人的观念里,「妖」是违背天地规则的,它们的修炼是一种「违章驾驶」行为。这么看来,「妖」在中国的地位比印度的首陀罗还要惨一点儿,它们跟人类结合的爱情更是罪大恶极,为天地所不容。

但问题是,爱情这东西基本上就是折腾出来的,最浪漫的那些爱情段子,罗密欧朱丽叶、梁山伯祝英台、泰坦尼克号,哪一个都离不开「世俗不容」的折腾。所以人与妖的爱情故事,从一开始就带有反抗与抗争的色彩,而这些故事,几乎无一例外都是男人(尤其书生)与女妖发生的。比如白娘子与许仙,又比如聊斋中的那些千奇百怪的狐妖。

最经典的情节莫过于,一个书生上京赶考住在破庙里,晚上有一个美丽的女子出来与他春风一度,临走时告知书生自己其实是妖精后会无期云云。反正就是一帮宅男作者意淫出来的戏码。我私下琢磨,大概因为在多数人的观念里男女发生性关系,男人是占便宜的一方。

写故事的人是人,自然愿意让男人占便宜,不愿意让男妖怪占女人的便宜。

最妙的在于,因为女方是妖精,占便宜的男人甚至不需要为其负责任。另外一个原因恐怕是因为这些性关系大多不合礼法,而礼法这东西对女人极严格,对男人极宽泛。男人被不懂礼法的女妖怪勾引,做了错事是可以原谅的。女人被不懂礼法的男妖怪强迫,即使她不乐意也是不被原谅的。

比较典型的案例是《西游记》中的赛太岁与金圣宫娘娘,为了这个妖怪不能玷污娘娘的名节,作者煞费苦心的搞出了世界历史上最早的防狼情趣内衣。

总的来说,「妖」是这四种东西中最不可怕的,也是最具浪漫色彩的,只是对「妖」来说,大概算不上浪漫,只剩下憋屈和被歧视。

2、魔

与「妖」不同,「魔」是一个跟随佛教进入中国的外来词,梵语ma^ra。音译作魔罗,简称为「魔」。魔的原意是指佛教修行中遇到的穷凶极恶的外道干扰,这些干扰又可能来自外部鬼神,更可能来自自己的内心,所谓「心魔」是也。

在佛经中,既有心魔更有实魔,所谓实魔就是真正的,以魔为名的生物。释迦牟尼成佛之前,魔王波旬曾三番五次前来阻挠他。这个波旬又称「他化自在天王」、「第六天魔王」,是一个异常神通广大的魔物。

跟佛教中单为一个种族的魔不同,汉语中魔这个概念应用更加普遍。中国文化的同化作用是如此强大,近两千年来的不断演变下,佛教用语如佛、菩萨、刹那等等早已中国化了,以至于现在很少人还记得这些词是是来自外国,「魔」也是如此。

从很早开始,「魔」就被用来代指一些邪恶的、错误的东西。最典型的莫过于成语「走火入魔」。也因此,人们往往称那些十分凶恶狠毒的坏人为「魔」、「魔王」。即便是骂人,也在厌恶中透着一种畏惧感。这也说明「魔」虽然是外道,但多数情况下都是令人畏惧的外道——所谓「道高一尺魔高一丈」!

事实上在汉语语境中,「魔」经常跟「王」、「头」、「尊」之类的词连用,说明妖有可能是小妖,而魔则多半比较强大。宋代有人信奉摩尼教,被称之为「食菜事魔」,这个「魔」字除了与摩尼同音外,恐怕也含有一些「不明觉厉」的意味。

在《西游记》中,取经四人组遇到的妖怪众多,但是被称为「魔」也就是牛魔王、狮驼岭三大魔王等寥寥几位大怪。到了现代武侠小说中,往往都会有一个实力异常强大,行事诡异绝伦的非法武术团体——「魔教」。

基督教中也有「魔」这个概念,但一神教和多神教的区别就在于,后者虽然也认为「魔」不好,是邪恶狠毒的外道,但是并不会专意去消灭它们,前者则不然。上帝对所有能威胁到它老人家的东西,一律都是赶尽杀绝的。

在基督教神话中,不但那些堕落的天使是魔,上帝的老对头撒旦是魔,就连其它古老宗教崇拜的偶像也都统统是魔。如果说佛教和中国汉语语境更强调「魔」的强大破坏力,那么基督教更强调「魔」阴险、诡诈的一面。

圣经故事里的魔鬼,多半都是善于说谎欺骗,诱惑好人的怪物。当然并不是说基督教中所说的「魔」实力就不强大,面目就不凶恶了……

在西方流行的龙与地下城桌面游戏中,把「魔」的两个基本属性「凶恶」和「诡诈」,分别创造了两种经典的「魔」——即「恶魔」(Demon)和「魔鬼」(Devil)。

恶魔的特点是混乱,它们凶恶强大,四处搞破坏,随心所欲无法无天。而魔鬼的特点是守序,它们阴险狡诈,通过欺骗的手法引诱人堕落,服从强者欺负弱小。一言蔽之,恶魔是满脸横肉的强盗,而魔鬼是衣冠楚楚的律师——虽然他们的目的都是抢走我们的钱,但是风格手法不同,并相互鄙视。

3、鬼

破庙里遇到狐狸精是书生的特权,而邪恶的魔鬼对我等非教徒来说也实在遥远,但是「鬼」这种东西却不同,它与我们每个人息息相关——「鬼」通「归」,人死之后身体归于自然,而灵魂留存世上,是为鬼。

我们每个人都是鬼的过去进行时,鬼是我们每个人的一般将来时。当然,有个前提是你得相信灵魂不灭才行。

汉代之前的中国传统里,「鬼」和「神」其实差不多,都是先祖崇拜的一种形式。墨子的《明鬼篇》中把鬼神并列为可以对世间赏罚的大能,孔子说“未能事人,焉能事鬼”,这里的「鬼」指的无疑是祖先鬼神。

即便是现在,我们中国人很多还是认为人死以后就会去到另一个世界,也就是「阴间」或者称为「阴曹地府」。鬼们在那个世界里同样可以吃好吃的,玩好玩的,混得好的鬼还可以保佑活在世上的人们,真是好极了。

「轮回」和「地狱」其实都是佛教带来的概念。人死之后灵魂大致有四种归宿,最一般的是重入轮回转世投胎,第二种是打入十八层地狱永远受苦,只有极个别的出类拔萃者可以封为神明飞升天外。至于第四种,就是继续留在世界上游荡,做一个「孤魂野鬼」。乍看起来第四种情形似乎也不错,除了不如成神者之外,比轮回和入地狱都好。

作为灵体,谁也碰不到谁也伤不着,想去哪里去哪里,想吓唬谁就吓唬谁玩,实在是恶作剧爱好者的最佳选择。然而鬼这东西并不是你想当就能当得上的,说白了,鬼是一种程序BUG或者病毒程序,对于大自然这一运行良好的系统自然有苛刻的条件限制。

一则变成鬼需要在死前有极其强烈的怨念或者说情绪波动,二则鬼的形态并不能长期保持,除了会有黑白无常捉你下地狱之外,时间长了还会自然消散。三则鬼害怕的东西也不少,怕阳光怕佛经怕鸡叫,比林彪强不了多少。

留在凡间的「鬼」因为心存怨念,往往变得非常偏激邪恶,因此也往往成为了恐怖题材小说影视剧的主角。中国古代的笔记小说中鬼故事不胜枚举,但绝大多数都是以青面獠牙、凶狠可怕的形象出现。有的鬼喜欢吓唬人,有的鬼喜欢吃人,也有的鬼仅仅满足于恶作剧,甚至有的鬼还非常呆萌。

《搜神记》里有《宋定伯捉鬼》,那个鬼就被人骗得团团转,被人卖了还帮着数钱。《聊斋志异》算是写鬼最多的一本古典名著了,里面的鬼千姿百态,既有贤良淑贞的女鬼聂小倩,也有活泼爱笑的婴宁,有铁骨铮铮的席方平,也有狡诈恶毒的「画皮」。但总的来说,鬼到了文人的笔下,也是越来越可爱了,聊斋里的女鬼和狐妖,堪称中国书生想象中的两大AV原产地。

然而到了当代,鬼又一次变得恐怖了起来。无论是日本、泰国的恐怖片还是中国的各种电台鬼故事,「厉鬼」都是其中当之无愧的主角。作为一个无神论者兼胆小如鼠的作者,我们还是不谈这个话题了吧。

总之,人对鬼的感情比较复杂,一方面是愿意祈求自己死去的亲人们带给自己幸福,另一方面又对可能出现在自己身边的鬼充满恐惧。

归根结底,人们对鬼的恐惧心理是对死亡的恐惧,即使没有鬼,看到尸体、残肢、血液之类意象,仍然是会害怕的。

4、怪

妖怪,魔怪,鬼怪,到最后都可以归为「怪」,然而「怪」又不仅仅包括这些。理论上,我们见到的每一种不符合现实世界自然规律或者你认为的自然规律的东西,都可以叫它「怪物」——比如喷火巨龙,比如狐仙,比如贞子,比如三体人,比如变形金刚,比如戈德米斯,比如30多岁的宅男……

世界上的怪物是如此之多,以至于历史上的志异体笔记层出不穷。从纯属口胡的《山海经》、《搜神记》,到有鼻子有眼的《太平广记》、《酉阳杂俎》,再到活灵活现的《聊斋志异》、《阅微草堂笔记》、《子不语》、《姑妄言》……

总之总有一些蛋疼的人们把一些更加蛋疼的人们传言的怪东西记录下来。在欧洲,也长期流传着各种怪物的故事,什么龙、牛头人、吸血鬼、食人魔、德鲁伊、精灵、巨人等等,不一而足。

到了近代,科幻小说的兴起又带来了另一波流行的怪物浪潮。世界上第一部科幻小说,玛丽雪莱的《弗兰肯斯坦》讲述的就是一个用科学方法炮制的尸体怪物。之后的科幻作家们带给了我们更多的恐怖怪物诸如蝇人、豹人之类。而带给人们最多恐惧的,则是外星怪物的恐怖传说。

1938年美国哥伦比亚广播公司播出广播剧———《火星人入侵地球》,没想到由于节目的效果太过逼真,以致上百万美国人信以为真,由此陷入极度的恐慌中。而银幕上的外星人形象也几经嬗变,最早的外星人形象可能跟人类相差无几,只是稍作修饰,渐渐地,以《E·T》主角为代表的一类大眼睛外星人形象变成了标配。

当然也有猎奇爱好者,给外星人设计了诸如虫族、大猩猩族等各类形象,但万变不离其宗,说到底外星人都还是以地球生物为蓝本制作的。即便是看上去最神秘可怕的「异形」,也跟一种海洋生物非常相似。另一种科幻小说里走出的怪物以《终结者》中的T系列机器人为代表,它们不但跟其他怪物一样非我族类,而且更加难缠更加可怕。

不但幻想中的生物能变成怪物,现实中的怪物同样可怕。吃人如麻的大白鲨,嗜血无度的深海大章鱼,铺天盖地的大黄蜂,都足以令男人肾上腺激素升高,女人发出惊声尖叫。即使是寻常的大猩猩和昆虫,如果放大数百数千倍,也足以变成可怕的怪物。当然最可怕的怪物还有人体本身。

东西方都有「僵尸」的恐怖传说,但是中国的僵尸有灵智,跳跃行走,动作灵活,甚至还能吸血。而相比之下,西方的行走迟缓,也没有灵智,只知道吃吃吃的「丧尸」就弱爆了。事实上我一直以为《阅微草堂笔记》中出现的中国「僵尸」更加接近于西方的「吸血鬼」一些。

妖魔鬼怪同仙佛神灵说白了都源自于人类的想象,正面的想象就是仙佛,负面的想象就是妖魔。但在小说故事中,人类不止能跟妖怪、魔女发生性关系,就连鬼和各式各样的怪物都不放过,所以人类能够战胜它们占领这个世界,确实实至名归呀!

安迪斯晨风是书荒菌的老相识了,文风极好,对网文乃至中国古代文化见地极深,他写的这篇《妖,魔,鬼,怪》我实在喜欢得紧,经其授权转载于此,希望能帮助大家涨涨姿势,补充一些饭桌上的谈资。

分享给小伙伴们:
本文标签:

更多文章

相关文章

评论

发表评论愿您的每句评论,都能给大家的生活添色彩,带来共鸣,带来思索,带来快乐。



笔杆子网站 - 舞动你创作的笔杆子

邮箱:1414470310@qq.com 苏公网安备图标苏公网安备 32072202010142号 网站备案号:苏ICP备15059627号-1

Copyright (C) 2018 笔杆子网站RENDOC.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