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笔杆子 > 创作思想 > 名言警句> 正文

施耐庵名言名句

2019-10-05 22:16 来源:笔杆子 人气: 评论(

施耐庵(约1296—约1370),原名彦端,字肇瑞,号子安,别号耐庵。舟人之子,13岁入私塾,19岁中秀才,29岁中举人,36岁中进士。36岁至40岁之间官钱塘二载,后与当道不合,复归苏州。

至正十六年(1356)六十岁,张士诚据苏,征聘不应;与张士诚部将卞元亨相友善,后流寓江阴,在祝塘镇教书。71岁或72岁迁兴化,族迁白驹场、施家桥。朱元璋屡征不应;最后居淮安卒,终年74岁。

嘉靖间出版郭勋家刻的《忠义水浒传》二十卷一百回本、明万历四十二年(1614)袁无涯刊《忠义水浒全传》一百二十回本,署名是“施耐庵集撰、罗贯中纂修”。与之相近的还有明万历三十年(1602)前后容与堂刻本《李卓吾先生批评忠义水浒传》,署名是“施耐庵撰,罗贯中纂修”。

施耐庵名言名句

1、善恶到头终有报,只争来早与来迟。

2、不怕官,只怕管。

3、隔墙须有耳,窗外岂无人。

4、民无礼而何为,财非义而不取。

5、路见不平,拔刀相助。

6、蛇无头而不行,鸟无翅而不飞。

7、农夫心内如汤煮,公子王孙把扇摇。

8、身在山东心在吴,飘蓬江海漫嗟吁。他时若遂凌云志,敢笑黄巢不丈夫。

9、浩气冲天贯牛斗,英雄事业未曾酬。

10、福无双至,祸不单行。

11、好事不出门,恶事传千里。

12、赵括徒能读父书,文斌殒命又何愚。

13、有力使力,无力斗智。

14、忙忙似丧家之犬,急急如漏网之鱼。

15、一切诸烦恼,皆从不忍生。见机而耐性,妙悟生光明。

16、原来但凡世上妇人哭有三样哭:有泪有声谓之哭;有泪无声谓之泣;无泪无声谓之号。

17、只因衣冠无义侠,遂今草泽见奇雄。

18、拳头上立得人,胳膊上走得马,人面上行得人。

19、皇天若肯明昭报,男作俳优女作倡。

20、人无刚骨,安身不牢。

21、乐极生悲,否极泰来。

22、酒乱性,色迷人。

23、得之易,失之易;得之难,失之难。

24、祸福无门,惟人自招。

25、早知今日,悔不当初。

26、赤日炎炎似火烧,野田禾稻半枯焦。

27、惺惺惜惺惺,好汉识好汉。

28、吃饭防噎,行路防跌。

29、种瓜还得瓜,种豆还得豆。

30、当取不取,过后莫悔。

31、破屋更遭连夜两,漏船又遇打头风。

32、急来拖佛脚,闲时不烧香。

33、入门休问荣枯事,观看容颜便得知。

34、表壮不如里壮。

35、赤日炎炎似火烧,野田禾稻半枯焦。

36、有眼不识泰山。

37、瓦罐不离井上破,将军难免阵中亡。

38、欢娱嫌夜短,寂寞恨更长。

39、用仁义以治天下,公赏罚以定干戈。

40、以耕读为本,以勤俭为德。

41、胸脯横阔,有万夫难敌之威风;语话轩昂,吐千丈凌云之志气。

42、柔软是立身之本,刚强是惹祸之胎。

43、闻名不如见面,见面胜似闻名。

44、经目之事,犹恐未真;背后之言,岂能全信。

45、同心报国,青史留名。

46、敢怒而不敢言。

47、心安茅屋稳,性定菜羹香。世味薄方好,人情淡最长。

48、君子问灾不问福。

49、人无千日好,花无百日红。

50、广施恩惠,人生何处不相逢;多结冤仇,路窄狭时难回避。

51、在人矮檐下,怎敢不低头。

52、万卷经书曾读过,平生机巧心灵。

53、谋略敢欺诸葛亮,陈平岂敌才能。

54、莫信直中直,须防仁不仁。

55、世情看冷暖,人面逐高低。

56、手提三尺龙泉剑,不斩奸邪誓不休。

57、上天无路,入地无门。

58、破屋更遭连夜雨,漏船又遭打头风。

59、农夫心内如汤煮,(笔杆子 rendoc.com)公子王孙把扇摇。

60、胸中藏战将,腹内隐雄兵。

61、灯蛾扑火,惹焰烧身。

62、胜败乃兵家常事。

63、自差偏自是。

64、送君千里,终须一别。

65、欲求生快活,须下死工夫。

66、平日若无真义气,临事休说生死交。

67、恩仇不辨非豪杰,黑白未分是丈夫。

68、梁园虽好,不是久恋之家。

69、男大须婚,女大必嫁。

70、踏破铁鞋无觅处,得来全不费功夫。

71、画龙画虎难画骨,知人知面不知心。

72、赦其旧过,开以新图。

73、总教掬尽三江水,难洗今朝一面羞。

74、有缘千里来相会,无缘对面不相逢。

分享给小伙伴们:
本文标签:

更多文章

相关文章

评论

发表评论愿您的每句评论,都能给大家的生活添色彩,带来共鸣,带来思索,带来快乐。



笔杆子网站 - 舞动你创作的笔杆子

邮箱:1414470310@qq.com 苏公网安备图标苏公网安备 32072202010142号 网站备案号:苏ICP备15059627号-1

Copyright (C) 2018 笔杆子网站RENDOC.COM, All Rights Reserved.